關於本站
香港地下天文台(以下簡稱地下天文台)於1995年成立,為香港首個氣象網站,資料來自香港天文台和世界各地官方及研究機構,讓氣象愛好者及專業人士進行比較、分析及討論,對天氣作出更全面的了解。

地下天文台自行添置儀器(包括自動氣象站、閃電位置探測器及大氣電場監測儀)進行天氣觀測及公佈數據,計算及顯示體感溫度(酷熱指數及風寒指數)、寒潮預報指數、大氣穩定度指數,並提供不同官方氣象機構熱帶氣旋預報。

2006年颱風派比安襲港,香港天文台未有發出八號風球引起社會廣泛討論。地下天文台發表研究報告質疑當時熱帶氣旋警告系統的代表性,其後香港天文台於2007年對熱帶氣旋警告系統作出修訂。

地下天文台致力氣象科普及STEM教育,先後出版《做個醒目天氣人》、《香港天氣常識及觀測》、《天啊﹗我們都看得懂的「天氣圖」》及《天氣其實不難懂》多書,其中《香港天氣常識及觀測》更多次修訂再版,暢銷超過15年。隨著社交網絡興起,地下天文台成立 Facebook 專頁、YoutubePatreon 頻道,為公眾提供天氣分析及氣象知識。

地下天文台近年與港澳不同大專學府、中小學及團體合作,舉行演講、課程及工作坊,並擔任氣象顧問及提供比賽支援,獲得獎項。2015年,地下天文台台長出任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及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氣象專家。

地下天文台成立以來先後接受港澳及海外不同傳媒專訪,其中包括 CNN 國際新聞網絡、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無線電視、亞洲電視、有線電視、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香港電台及商業電台,及各大報章雜誌。

如需聯絡地下天文台,可電郵至 enquiry@weather.org.hk。如欲重溫地下天文台過去版面及內容,請按此


責任聲明
香港地下天文台(以下簡稱地下天文台)為一民辦天氣網站,並非官方天氣資訊平台或公眾服務。訪客如須取得最新官方天氣資料,請到香港天文台。

本網站內容不得作商業或法律用途,地下天文台不會負上任何因作商業或法律用途所引起之責任問題。主頁之天氣資料及預報來自香港天文台,其他資料之來源可參考連結之網址。地下天文台並無提供天氣預測,討論區內所有意見只屬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地下天文台之立場。

根據香港版權條例,地下天文台授權任何人士無須通知地下天文台即可在其互聯網或內聯網網頁加入超連結至任何地下天文台之網頁作教育、學術、個人或非牟利用途。但如須連結至圖片、數據或使用任何資料作其他用途時,必須先行申請。

地下天文台對於本網頁所載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或效用,概不作出明確或暗示的保證、聲明或陳述;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對於提供或使用這些資料而可能直接或間接引致任何損失、損壞或傷害(包括死亡),亦不負任何法律承擔或責任(包括疏忽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