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下天文台(以下簡稱地下天文台)於1995年成立,為香港首個氣象網站,資料來自香港天文台和世界各地官方及研究機構,讓氣象愛好者及專業人士進行比較、分析及討論,對天氣作出更全面的了解。
地下天文台計算及顯示體感溫度(酷熱指數及風寒指數)、寒潮預報指數,並提供不同官方氣象機構熱帶氣旋預報。2006年颱風派比安襲港,香港天文台未有發出八號風球引起社會廣泛討論。地下天文台發表研究報告質疑當時熱帶氣旋警告系統的代表性,其後香港天文台於2007年對熱帶氣旋警告系統作出修訂。
地下天文台近年與港澳不同大專學府、中小學及團體合作,舉行演講、課程及工作坊,並擔任氣象顧問及提供比賽支援,獲得獎項。2015年,地下天文台台長出任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及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氣象專家。
地下天文台成立以來先後接受港澳及海外不同傳媒專訪,其中包括 CNN 國際新聞網絡、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無線電視、亞洲電視、有線電視、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香港電台及商業電台,及各大報章雜誌。
地下天文台致力氣象科普及STEM教育,先後出版《做個醒目天氣人》、《香港天氣常識及觀測》、《天啊﹗我們都看得懂的「天氣圖」》及《天氣其實不難懂》多書,其中《香港天氣常識及觀測》更多次修訂再版,暢銷超過15年。隨著社交網絡興起,地下天文台成立 Facebook 專頁、Youtube 及 Patreon 頻道,為公眾提供天氣分析及氣象知識。
如需聯絡地下天文台,可電郵至 enquiry@weather.org.hk。如欲重溫地下天文台過去版面及內容,請按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