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冷的日子

香港最冷的日子

香港一年中甚麼時候最冷? 天文台將每五天的天氣數據進行平均(例如1月1-5日,1月6-10日等),得出平均值,然後將過去30年的平均值再進行平均,得出《香港氣象要素的五天平均值》,包括氣溫、相對濕度、雨量、雲量及日照等。 圖:香港天文台氣溫的五天平均值(1981-2010) (來源:香港天文台) 從圖中可見,香港最冷的日子並非出現在十二月,而是一月,日子大約在1月26-30日間。天文台的平均氣溫介乎13.7-17.7度,天氣頗為清涼。過了這個時間,天氣會逐漸回暖。 不過,由於在計算平均值的過程中,一些較高或較低的紀錄會被平均掉,無法顯示,所以我們只能說在氣候學上香港一月下旬最冷,但實際上有時到了二月甚至三月,寒冷天氣仍然可以出現。 到了三月,我們一般以為春天已到,天氣不會寒冷,但近年我們經常發現天氣反常。換句話說,春天開始後天氣應該逐漸回暖,氣溫上升;但到了春天下旬,天氣突然轉涼,有時甚至變為寒冷,即人們稱為的「倒春寒」,出現陰雨連綿的天氣。 倒春寒會令農作物的生長受到影響,從而影響收成。而在人畜方面,由於氣溫突然轉變,假如未有做好禦寒措施,容易引起生病。
體感溫度

體感溫度

天氣寒冷加上大風時,人的感覺比較冷;同樣,天氣酷熱加上潮濕時,人的感覺比較熱。如何制定客觀的量度標準? 我們對冷熱的感覺,受氣溫、風速、相對濕度及日照影響。我們體外有一層暖空氣保護,刮大風的時候,風把這層暖空氣吹走,身體便感覺寒冷。冬季美國及加拿大經常刮起大風,因此當局利用氣溫及風速制定「風寒指數」(Wind Chill),表示在特定的氣溫及風速下,人體感受的溫度。當風寒指數偏低時,市民應避免外出,以免皮膚被凍傷或出現體溫過低,造成危險。‭ ‬ 天文台的氣溫術語中,氣溫在8-12度稱為「寒冷」,7度或以下稱為「嚴寒」。當天文台預料市區氣溫跌至12度或以下時,便會考慮發出寒冷天氣警告,呼籲市民提高警惕,注意保暖及提防寒冷天氣影響健康。由於新界地區較為空曠,氣溫往往較市區為低,因此市民應留意身處地方的氣溫變化,不要過份依賴警告。 到了夏季,在濕度高的日子,由於皮膚上的水份較難蒸發,因此感覺較悶熱。假如氣溫不斷上升,戶外活動時又無法透過休息、喝水、穿著鬆身衣服、減少在陽光下曝曬等方法有效降溫,就有機會出現體溫過高、熱衰竭甚至中暑的現象。有見及此,美國國家氣象局根據氣溫及相對濕度制定「酷熱指數」(Heat Index)。當酷熱指數超過40度時,有機會出現熱衰竭;當指數超過55度時,隨時會出現中暑。 天文台的氣溫術語中,氣溫在28-32度稱為「炎熱」,33度或以上稱為「酷熱」。當天文台預料市區氣溫升至33度或以上時,便會考慮發出酷熱天氣警告。不過新界地區氣通常較熱,氣溫比市區更早達到酷熱水平,即使天文台未有發出警告,戶外活動時仍要採取預防措施。 除了風寒指數及酷熱指數外,其他常見的體感溫度指標還有「濕球黑球溫度」及「淨有效溫度」等,以至利用氣溫、相對濕度、日照及風速計算的「THSW 指數」。但由於計算比較複雜,始終未如風寒指數及酷熱指數般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