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氣旋求生錦囊

前幾天香港受熱帶風暴天鷹的外圍環流影響,我們過了一個「狂風驟雨,雨勢有時頗大,海面有大浪,長洲陣風每小時105公里」而沒有風球的週末。(29日、 30日及 31日天氣報告)部分親戚朋友致電給我查詢是否打風,我說:「是,不過天文台不打算發風球,你自己要小心。」這些親戚朋友屬觸覺比較敏銳的一群,我相信更多市民由於天文台沒有發風球,根本不知道天鷹這回事,以為只是普通的雨天。 無論如何一切已成過去。既然現在風球已經息微,也許是時候更新一下對風球的觀念,好讓在熱帶氣旋襲港時可以求生。 熱帶氣旋在香港800公里內不代表天文台會發1號風球。 熱帶氣旋在香港800公里內但天文台沒有發風球,不代表熱帶氣旋對香港沒有影響。 熱帶氣旋在西沙東北xxx公里或東沙西北xxx公里,即代表在香港以南,而且距離不遠。這是天文台不發風球時常用的技倆。 即使天文台沒有發風球,但熱帶氣旋在香港以南或西南時,香港吹東至東南風,風力可達強風程度,陣風更可達烈風程度。 天文台發1號風球時,部分地區可能已吹強風,海面可能有大浪。前往離島、高地或游泳前請考慮天氣情況。 天文台發3號風球時,部分地區可能已吹烈風,海面有大浪。如無必要不要前往離島、高地或游泳。渡輪公司為安全著想,可能在天文台發8號風球前停止服務。 狂風驟雨可伴有雷暴,因此要預防雷擊。 兩星期前颱風海棠吹襲台灣及福建。雖然對香港沒有直接威脅,但海棠之外圍環流為香港帶來酷熱天氣,晚間更有強烈雷暴及大雨。因此當熱帶氣旋趨向台灣及中國東南沿岸時,也要慎防酷熱天氣下出現抽筋、熱衰竭甚至中暑。 不過最好還是懂一點天氣常識,不要倚賴天文台之警告,生還的機會更高。

颱風海棠

颱風海棠是西太平洋今年以來最強之熱帶氣旋,目前正撲向台灣,氣勢有點似2000年之碧利斯。當年碧利斯在台灣造成嚴重破壞,並創下台灣最高風速、陣風及氣壓紀錄(分別為52米/秒、78米/秒及931百帕)。 颱風碧利斯之路徑 海棠於北緯23度東經153度形成。這個位置形成的熱帶氣旋多向北移動影響日本。但由於副高長期在海棠以北並維持強度,因此海棠一直向西移動,速度更一度達每小時40公里。熱帶氣旋大多圍繞副高邊緣移動,因此要了解熱帶氣旋的動向,必須參考高空天氣圖(此例為500百帕)了解副高之位置及強度。 對香港以言,海棠最大的影響是其前端下沉氣流所帶來之酷熱天氣。由於海棠在香港以東,今日香港已轉吹西北風,把內陸更熱之空氣帶來香港。日間高溫可能引發內陸雷暴發展,並於傍晚影響香港。 此外熱帶氣旋在台灣或中國東南沿岸登陸後常引進西南季候風,令華南沿岸有大雨。當年碧利斯橫過台灣登陸福建後引進活躍西南季候風,香港於8月24日發出黑色暴雨警告。 因此,雖然海棠對香港沒有直接影響,它的間接影響仍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