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會下雨?

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背後有很多理論。下雨的第一個條件是要有水。空氣中的水汽(water vapour)冷卻凝結就會變成水。從雪櫃取出汽水並放置在室溫下,幾分鐘後汽水表面便出現水點,這就是水汽冷卻凝結的結果。那麼大自然如何提供冷卻的條件?答案是空氣上升。空氣在地面的密度最高,氣壓最大。高度增加時,空氣的密度減小,氣壓降低。假設一團空氣(或稱氣塊 air parcel)上升,由於周圍的氣壓降低,氣塊的體積增大,溫度因此下降。這個原理就像把氣球放氣,吹出來的空氣是涼的。由於這個現象並不涉及熱量交換,稱為絕熱冷卻(adiabatic cooling)。空氣上升提供冷卻的條件,那麼空氣如何才能上升?有幾個情況:1. 空氣受熱膨脹,密度減小上升2. 空氣流過山的迎風坡,受地形影響上升3. 空氣從四周流向中心,空氣在中心上升4. 高空空氣流走,地面空氣上升補充5. 不同性質的空氣(或氣團 air mass)相遇,較暖的空氣上升有了水汽,有了上升的條件,水汽上升時便凝結成不同的雲,但不是所有雲都會下雨。甚麼雲下甚麼雨,下次再談。

熱帶氣旋警告系統的檢討

天文台公佈正進行熱帶氣旋警告系統的檢討,相信會引來不少討論。 根據報章報道,構思中的方法有三個:1. 增加警告信號(例如在3號及8號之間加設5號)2. 分區發出警告信號3. 同時考慮維港及其他地區風力,包括考慮採用不同的比重增加警告信號似乎是最簡易的方法,但問題並沒有解決。如果增加的信號影響社會運作(例如學校停課),那麼「為甚麼只發3號而不發5號風球」的問題仍然會出現。如果增加的信號不影響社會運作,那只會加重天文台的負擔,甚至把8號風球的時間延遲(因為要先發5號)。分區發出警告則造成混亂,特別對跨區工作及上學的市民。屋外風平浪靜,但辦公室或學校所處地區天氣惡劣,要冒險嗎?相反又如何?銀行運作是否也變得分區化?同時考慮維港及其他地區風力是較為可取的方法。隨著越來越多市民遷往新界及離島居住,這些地區的風力應被納入發出信號的條件。至於那些地區應被納入,是否使用相同比重(例如維港或X區吹烈風便發出8號風球)或不同比重(例如維港或X及Y區共有N個氣象站吹烈風便發出8號風球),相信將會是討論要點。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只代表天氣變化,但社會及市民已經把信號與生活掛勾,彷彿8號風球時呼吸也要小心一點。但8號風球下社會運作真的要全面停頓嗎?例如香港人最關心的股票及金融市場近年運作已全面電腦化,不受天氣影響。如是者,討論也可包括哪些運作可以繼續,哪些需要停頓,修改信號時同時把信號的影響減少。不過,受薪一族與支薪一族渴求相反是永遠不變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