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地震是如何預測的?

兒子:日本的地震預警是在地震之前廣播的,他們如何預測? 爸爸:你聽說過地震波的P波和S波嗎? 兒子:P 波和 S 波? 圖:地震波中的 P 波及 S 波。(來源:Ono Sokki) 爸爸:P和S代表初級波和次級波。 兒子:這是否意味著地震波中有不同的速度波? 爸爸:是的。他們利用最先到達的 P 波信息來預測 S 波的大小和到達時間,然後發出地震預警。 兒子:那是不是意味著S波比P波更大? 爸爸:是的。在地殼中,P 波的傳播速度約為 6.5 公里/秒,而 S 波的傳播速度約為 3.5 公里/秒。 兒子:速度差幾乎是兩倍。從這張圖可以看出,P 波和…

惠州今早發生4.1級地震

今日早上2時多廣東省惠州發生4.1級地震,天文台接獲超過8000名市民報告感到震動。兩個多小時後,菲律賓及印尼亦先後發生6.5及6.7級地震。 圖:2022年3月14日早上的三次地震(來源:中國地震台網) 地震的源頭稱為震源(hypocenter),一般在地面下若干深度,由該點垂直向上與地面相交的點稱為震中(epicenter)。 雖然香港並非位於地震帶,但我們仍會感受到鄰近地區的地震,稱為有感地震。根據天文台記錄,香港每年大約發生兩至三次有感地震,烈度多為修訂麥加利烈度 III 至 IV 度。最強的一次是1918年汕頭附近的地震,香港感受到的烈度為VI至VII度,部分建築物出現裂痕。而近年最強的一次是1994年台灣海峽南部的地震,香港感受到的烈度為V至VI度,部分上班人士走到街上。 地震的破壞程度以烈度(intensity)由地震觀測數據計算,或由觀察(例如市民報告)來介定。香港使用的標準為修訂麥加利烈度(Modified Mercalli Scale),由I至XII度。台灣及日本則使用一個1-7級制(其中5,6兩級再分為弱、強)的標準。每次地震的震級只有一個,但破壞程度受震中距離及地質結構影響,因此不同地方感受的烈度並不相同。 香港境內亦曾發生多次地震,包括1983年米埔,2014年大欖涌水塘附近,2019年長洲附近。大嶼山東部海域更於1982年及1995年先後發生5次地震。所有境內地震的烈度介乎II至IV度。 地震是能量的釋放,以震級(magnitude)來量度。常用的單位為黎克特制震級(Richter Scale),每相差一個震級,能量相差32倍。因此7.5級地震釋放的能量是6.5級地震的32倍。根據美國地質局記錄,全球最強的地震是1960年智利的9.5級地震。而2000年後亦發生了兩次9.1級地震,分別是2004年印尼的地震和2011年日本的地震。一般來說,7級以上的地震可造成嚴重破壞,8級以上的地震可引發海嘯。 Patreon 延伸閱讀:如何確認地震及評估海嘯風險 註:上文的地震術語在不同華語地區有少許差異。例如震中又稱震央、震級又稱規模、烈度又稱震度、黎克特制震級又稱芮氏/里氏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