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對天文台的報告

昨天審計署發表對天文台的報告(新聞),指出天文台人員23年來在電視台報道天氣或撰寫天氣報告獲得酬金並不恰當。 其實事件的起因是香港電視台報道天氣的水平遠低於其他國家,電視台沒有氣象專業人士負責撰稿和報道,只好「外判」給天文台員工。世界氣象組織曾邀請成員提供當地電視台天氣報告的片段互相交流,據說令天文台有點尷尬,因為香港電視台的天氣報告只是「照稿讀」,跟內地/台灣相比已經比了下去,更遑論與其他國家比較。 然而,由天文台人員撰稿及報道天氣效果是否一定好?也未必。多年來的觀察,天文台人員撰稿時的用字和報道方式均略嫌艱深和沉悶,市民未必能理解和受落,而且市民關心的內容可能與天文台想表達的內容有落差。於是當2009年無線新聞部進行改革,天氣報告由主持自行撰稿及演譯,一句「跳出香港」即引來深夜天氣報告收視急升,成為城中佳話。 面對這種情況,天文台是進還是退?個人認為,假如審計署認為過去23年天文台為電視台提供天氣報告帶來123,600元(註1)不合乎成本效益,不如乾脆取消這項服務算了。要知道,天文台除了向市民提供免費服務外,也會向特殊用戶提供收費服務。隨著天文台網頁的免費資訊越來越多,天文台的收入其實不斷減少。在審計署的眼中,天文台人員收的400元等於時薪12,000元(註2),但他們沒有想過,負責的人員都不是當值預報員,往往要花一小時或更多去了解天氣情況、出席天氣會議、撰稿和報道,有時甚至要大清早回到辦公室(交通費自負),那400元對他們來說一點也不吸引,他們願意去做其實是出於一份使命感而已。 延伸閱讀:審計署署長第55號報告書(第3章:香港天文台) 註1:根據審計署報告,過去23年天文台人員於電視台報道了1,236次天氣,每次電視台支付500元,其中100元作為天文台營運成本,為天文台帶來123,600元收入。 註2:以每次天氣報告長約2分鐘計。

一億

靜悄悄地,地下天文台主頁的瀏覽人次突破一億。 已經是十五年前的事。 1995年,互聯網初起,醉心於氣象的我,眼看互聯網上香港天氣資訊貧乏,於是自行架設網站,把自己多年心得公諸同好。那時網頁還是人手更新,每日早上八時和晚上八時,我抬頭望天,然後把觀天記錄輸入電腦,有時還要趕回家更新。 直至有天,我在美國的網站發現香港及東亞地區的天氣資訊,不過全是編了碼,於是就開始了編寫程式的生涯,地下天文台亦逐步走向自動化,先後提供香港地面及高空天氣報告、東亞地區高空天氣圖、酷熱/風寒/K指數及各國熱帶氣旋預報路徑圖等獨家資料。 其後的日子,地下天文台設立了討論區、天氣預測比賽、熱帶氣旋預測比賽等,讓一眾氣象愛好者聚首一堂、表達意見、彼此切磋。參加的朋友來自五湖四海,包括外國的氣象學者和預報員。在熱帶氣旋襲港的日子,討論區不乏精闢的討論和見解,地下天文台的專業地位亦慢慢建立。 最值得回味的日子當然是跟朋友一起上山下海追風,把錄得的數據、拍得的相片和影片公諸同好,此舉也開始引來傳媒訪問。我們還架設自動氣象站、閃電位置探測儀和大氣電場監測儀。拋磚引玉,不少學校也自行架設氣象站作教育用途,天文台最後亦把各區氣象站和閃電位置等數據公開。 近年我則轉向氣象普及教育,除應邀進行演講外,更有幸先後出版《做個醒目天氣人》、《香港天氣常識及觀測》、《天啊﹗我們都看得懂的天氣圖》三書,及成立了網誌《氣象‧人‧語》。2008年,我在九號風球的黃昏升格為爸爸,人生的優先次序得重新安排,不過我對氣象的熱情未減,仍然有不少計劃,只待東風來的一天。 1996年地下天文台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