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地震是如何預測的?

兒子:日本的地震預警是在地震之前廣播的,他們如何預測?

爸爸:你聽說過地震波的P波S波嗎?

兒子:P 波和 S 波?

圖:地震波中的 P 波及 S 波。(來源:Ono Sokki

爸爸:P和S代表初級波和次級波。

兒子:這是否意味著地震波中有不同的速度波?

爸爸:是的。他們利用最先到達的 P 波信息來預測 S 波的大小和到達時間,然後發出地震預警

兒子:那是不是意味著S波比P波更大?

爸爸:是的。在地殼中,P 波的傳播速度約為 6.5 公里/秒,而 S 波的傳播速度約為 3.5 公里/秒。

兒子:速度差幾乎是兩倍。從這張圖可以看出,P 波和 S 波具有不同的形狀。

爸爸:是的。速度不同的原因是,雖然波行進方向相同,但波的振動方向不同。 P波被稱為壓縮波,它在行進時重複壓縮和擴張…

兒子:這和聲音在空氣中傳遞是一樣的。

爸爸:是的。聲波在壓縮和擴張空氣的同時傳播。也就是所謂的縱波

兒子:那麼 S 波是橫波嗎?

爸爸:是的。正如您在圖表中看到的,它的振動垂直於波的前進方向。像這樣的波行進稱為橫波

兒子:但是地震有垂直振動。這些是 P 波嗎?

爸爸:是的。當震中在正下方時,它變成了P波的垂直振動。 P波引起的振動稱為初步震顫,通常不大。後面的 S 波是主要衝擊,也就是大振動。尤其是從硬地進入軟地時,放大倍數變大。

兒子:為什麼?

圖:2022年3月14日廣東惠州地震,位於港島的寶珊地震站錄得的地震波。(來源:IRIS )

爸爸:例如,軟豆腐放在硬板上。如果你搖動硬板,豆腐會劇烈搖晃,對吧?

兒子:我明白了。由於地層結構,S波變大。

爸爸:還有一種叫做表面波的波。當地震波到達地球表面並沿地表傳播時,如果頻率變長,有的到10秒以上,其振動可能會比S波大。

兒子:這和地面的性質有關嗎?

爸爸:是的。東京的沉積層很厚,因此表面波往往會被放大。如果表面波的頻率與高層建築的自然頻率相匹配,它可能會產生更大的震動。

兒子:如果地震預警能預測未來地震的時間和規模,而不是剛剛發生,那就更好了。

爸爸:我也希望如此。聽說地震預報的研究進展比較快,但是還沒有達到預報的水平。如果有可能,地震造成的損失可以降到最低。

(翻譯及改寫自原文:https://www.onosokki.co.jp/English/hp_e/patio/seismicwave.htm

惠州今早發生4.1級地震

今日早上2時多廣東省惠州發生4.1級地震,天文台接獲超過8000名市民報告感到震動。兩個多小時後,菲律賓及印尼亦先後發生6.5及6.7級地震。


圖:2022年3月14日早上的三次地震(來源:中國地震台網)

地震的源頭稱為震源(hypocenter),一般在地面下若干深度,由該點垂直向上與地面相交的點稱為震中(epicenter)。

雖然香港並非位於地震帶,但我們仍會感受到鄰近地區的地震,稱為有感地震。根據天文台記錄,香港每年大約發生兩至三次有感地震,烈度多為修訂麥加利烈度 III 至 IV 度。最強的一次是1918年汕頭附近的地震,香港感受到的烈度為VI至VII度,部分建築物出現裂痕。而近年最強的一次是1994年台灣海峽南部的地震,香港感受到的烈度為V至VI度,部分上班人士走到街上。

地震的破壞程度以烈度(intensity)由地震觀測數據計算,或由觀察(例如市民報告)來介定。香港使用的標準為修訂麥加利烈度(Modified Mercalli Scale),由I至XII度。台灣及日本則使用一個1-7級制(其中5,6兩級再分為弱、強)的標準。每次地震的震級只有一個,但破壞程度受震中距離及地質結構影響,因此不同地方感受的烈度並不相同。

香港境內亦曾發生多次地震,包括1983年米埔,2014年大欖涌水塘附近,2019年長洲附近。大嶼山東部海域更於1982年及1995年先後發生5次地震。所有境內地震的烈度介乎II至IV度。

地震是能量的釋放,以震級(magnitude)來量度。常用的單位為黎克特制震級(Richter Scale),每相差一個震級,能量相差32倍。因此7.5級地震釋放的能量是6.5級地震的32倍。根據美國地質局記錄,全球最強的地震是1960年智利的9.5級地震。而2000年後亦發生了兩次9.1級地震,分別是2004年印尼的地震和2011年日本的地震。一般來說,7級以上的地震可造成嚴重破壞,8級以上的地震可引發海嘯。

Patreon 延伸閱讀:如何確認地震及評估海嘯風險

註:上文的地震術語在不同華語地區有少許差異。例如震中又稱震央、震級又稱規模、烈度又稱震度、黎克特制震級又稱芮氏/里氏規模。

馬尼拉海溝發生地震對香港的影響

香港並非位於地震帶,受強烈地震影響的機會較低。但鄰近地區發生強烈地震,香港市民可以感受到(有感地震);如果地震引發海嘯,雖然南海北部海床較淺,對香港仍然有威脅。不過香港天文台一直沒有公佈過任何風險評估。

台灣位於地震帶,而且面向太平洋,受地震及海嘯的威脅比香港為大。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的吳祚任副教授對地震及海嘯相當有研究。他將西太平洋及南中國海的海溝分為18個小段,並估計可能出現的最大地震,利用老師劉立方教授在美國康乃爾大學研發的 COMCOT 模式模擬出18個情景。(另有4個台灣近岸情景)

18個情景*當中,馬尼拉海溝(T2-T4)引發的海嘯對香港威脅最大,預報結果見圖。根據天文台的研究報告,海嘯到達香港時間約為3小時,COMCOT 可於地震後1小時完成預報,即有2小時的預警空間。

1950年至今香港出現過7次海嘯,最高兩次是0.3米(鰂魚涌),分別是1960智利9.5級地震及1988年呂宋海峽5.7級地震。但假如馬尼拉海溝發生8級以上地震,海嘯高度將有幾米高,足以造成嚴重傷亡。

海嘯的避險原則是「向上走」,因為海嘯比人的速度快。香港有很多高樓大廈,只要海嘯發生時留在室內較高層數,問題應該不大。但如果因驚慌而走到街上,反而會有危險。位於沿岸及離島的市民則要盡快前往高地 。

*所有情景及完整報告可參看:台灣海嘯災防與研究 

(2022年1月刊於 Patreon

黎巴嫩首都出現蘑菇雲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於本港時間昨晚11時左右發生強烈爆炸,天空出現蘑菇雲,造成超過 3000 人受傷。

蘑菇雲(蕈狀雲)英文稱為 condensation cloud 或 Wilson cloud,是指由爆炸形成的雲。空氣急劇膨脹令體積增大,氣壓及氣溫下降,空氣中的水汽便即時凝結為水滴。當氣壓及氣溫回復正常,雲便消散。

根據報章報道,今次爆炸是由超過2000噸化學物品發生大火引起。美國地質局(USGS) 評估今次爆炸相當於 3.3 級地震,較 2015 年天津的大爆炸為高。

爆炸詳情及圖片可瀏覽英國每日郵報報道

延伸閱讀:2015年天津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