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壓分佈形勢與香港天氣(一)

我們每天在電視或報章都可見到天氣圖。圖上的線稱為等壓線(isobar),連接地面氣壓相同的地方。透過了解氣壓分佈形勢可以預測天氣。早在 1953 年,天文台已發現華南地區氣壓分佈形勢可分為六種(見參考文獻)。1. Northerly,簡稱 Type N2. Northeasterly,簡稱 Type NE3. Easterly or Southeasterly,簡稱 Type E4. Trough,簡稱 Type T5. Southerly or Southwesterly,簡稱 Type S6. Cyclonic,簡稱 Type C夏季內陸吸熱較海洋為多,內陸形成低氣壓並長駐於中國西南部,帶來西南季候風,屬 Type S 的情況。例如: 西南季候風炎熱潮濕,常為香港帶來晴朗但有驟雨的天氣。颱風格美登陸後華南內陸形成低壓區,亦屬 Type S 的情況。沿岸吹偏南風,天氣不穩定有驟雨:當氣壓分佈呈…

颱風格美

繼颱風碧利斯後,颱風格美正迫近台灣。為何近年颱風的路徑偏北,對香港有甚麼影響?上次颱風碧利斯橫過台灣登陸福建後,香港下了破紀錄的大雨(假如你在睡夢中可能不知道)。今次格美會否再為香港帶來大雨,視乎它登陸福建/廣東東部後的移動途徑。現時預測相當分歧:來源:http://www.weather.org.hk/asiatcmap.html 24、48、72的位置就是各國預測格美星期二/三/四早上8時的位置,時間越長,分歧越大,證明預測颱風存在的困難。事實上,近年颱風的路徑有偏北的趨勢。影響菲律賓的颱風減少,影響台灣的颱風增多,這與太平洋高壓脊的位置及強度有關。太平洋高壓脊直徑數千公里,為直徑數百里的颱風提供「引導氣流」,有如河流中流動的乒乓球。當水流出現變化時,乒乓球流動便出現改變。近年太平洋高壓脊位置偏北,強度亦不足,熱帶氣旋到達菲律賓以東後便無力向西移動,改為向西北移動影響台灣、琉球一帶。因此造成影響菲律賓的颱風減少,影響台灣的颱風增多。對香港而言,颱風橫過菲律賓後進入南海,對香港構成威脅;颱風橫過台灣後在福建登陸減弱,對香港的威脅較少。雖然如此,颱風在台灣附近時,香港受其外圍的下沉氣流影響,天氣變得悶熱,黃昏有雷暴。悶熱天氣會引致中暑,空氣質素亦變差,這些都是颱風對我們間接的影響,不應忽視。甚麼時候颱風才會回復向西移動進入南海,我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