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億

靜悄悄地,地下天文台主頁的瀏覽人次突破一億。 已經是十五年前的事。 1995年,互聯網初起,醉心於氣象的我,眼看互聯網上香港天氣資訊貧乏,於是自行架設網站,把自己多年心得公諸同好。那時網頁還是人手更新,每日早上八時和晚上八時,我抬頭望天,然後把觀天記錄輸入電腦,有時還要趕回家更新。 直至有天,我在美國的網站發現香港及東亞地區的天氣資訊,不過全是編了碼,於是就開始了編寫程式的生涯,地下天文台亦逐步走向自動化,先後提供香港地面及高空天氣報告、東亞地區高空天氣圖、酷熱/風寒/K指數及各國熱帶氣旋預報路徑圖等獨家資料。 其後的日子,地下天文台設立了討論區、天氣預測比賽、熱帶氣旋預測比賽等,讓一眾氣象愛好者聚首一堂、表達意見、彼此切磋。參加的朋友來自五湖四海,包括外國的氣象學者和預報員。在熱帶氣旋襲港的日子,討論區不乏精闢的討論和見解,地下天文台的專業地位亦慢慢建立。 最值得回味的日子當然是跟朋友一起上山下海追風,把錄得的數據、拍得的相片和影片公諸同好,此舉也開始引來傳媒訪問。我們還架設自動氣象站、閃電位置探測儀和大氣電場監測儀。拋磚引玉,不少學校也自行架設氣象站作教育用途,天文台最後亦把各區氣象站和閃電位置等數據公開。 近年我則轉向氣象普及教育,除應邀進行演講外,更有幸先後出版《做個醒目天氣人》、《香港天氣常識及觀測》、《天啊﹗我們都看得懂的天氣圖》三書,及成立了網誌《氣象‧人‧語》。2008年,我在九號風球的黃昏升格為爸爸,人生的優先次序得重新安排,不過我對氣象的熱情未減,仍然有不少計劃,只待東風來的一天。 1996年地下天文台版面

沙塵暴

沙塵暴影響華北的新聞並不罕見,不過今次連數千公里外的香港也受影響。沙塵暴,在天氣圖的符號是 S (綠圈所示):沙塵暴多數起源自沙漠附近,由於土地受風化影響,遇上乾燥及大風,土地上的沙塵會被吹起帶到遠方(可達數千公里),因此除了華北,澳洲也是個經常出現沙塵暴的地區。以下片段顯示駕車進入沙塵暴時,天色轉變的情況:沙塵暴也可從衛星雲圖看到,中東地區最近亦出現沙塵暴:昨天黃昏開始,環保署在香港各區的空氣監測站均出現可吸入懸浮粒子(respirable suspendible particle,簡稱RSP) 濃度急升。由於香港於下午轉吹東風,追查污染來源時發現台灣出現同樣情況,而沿頭來自華北的沙塵暴。不過由於環保署公佈的空氣污染指數是用主要污染物24小時平均濃度計算,因此雖然沙塵暴昨日黃昏已開始影響香港,但空氣污染指數直至今早才出現急升(大部分地區達300-400,部分地區如觀塘更超過400),令市民及學校沒有心理準備,甚至被迫將運動會腰斬。空氣中的可吸入懸浮粒子能直達肺部,對人體健康構成影響,對患有鼻敏感或心肺功能較差的人士影響更大。當空氣污染指數升至200以上,市民應盡量減少戶外工作,而學校的戶外活動亦應取消。沙塵暴屬大規模的空氣污染,雖屬自然現象,但如過份砍伐樹木令沙漠化加劇,會引致沙塵暴出現增加。空氣污染是個敏感的課題,責任屬誰、監管及指標是否恰當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不過作為普通市民,能從數據發現端倪,總比後知後覺、不知不覺甚至否認的官員聰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