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颱風鸚鵡影響阿拉斯加?

超強颱風鸚鵡於十一月在西太平洋形成,期間並沒有登陸任何地方,它的命運將會如何?

熱帶氣旋在海洋中形成,由高空天氣系統決定移動方向,通常有以下幾個結果:
一、 於陸地登陸並減弱消散;
二、 海洋及/或大氣條件不配合,於海洋上消散;或
三、 被高空天氣系統帶至中緯度地區,遇到冷空氣並轉化為溫帶氣旋。

溫帶氣旋與熱帶氣旋同是強烈的低氣壓系統,只是影響的區域不同。熱帶氣旋的能量來自海洋中的水汽,溫帶氣旋的能量來自熱帶與溫帶地區氣溫之差異,並形成冷鋒及暖鋒。當鋒面橫過時,天氣會出現急劇變化,例如風力增強、氣溫急降及持續降雨或降雪。

熱帶氣旋直徑一般不超過1000公里,但成熟的溫帶氣旋直徑可達2000公里或以上,影響廣泛地區,暴雨及/或暴雪引致交通癱瘓、居民被困甚至造成傷亡。溫帶氣旋沒有強度分級,但強烈的溫帶氣旋同樣可帶來颶風。此外,由於溫帶氣旋中心氣壓比一般熱帶氣旋更低,引致海水水位上升,沿岸地區同樣有機會受風暴潮影響出現嚴重水浸。

超強颱風鸚鵡在菲律賓以東轉向後,現時在日本以南開始轉化為溫帶氣旋,並受到高空強烈西南風影響,以高速(超過每小時100公里)向東北移動。由於預料鸚鵡將於週末期間發展為一強烈溫帶氣旋,美國國家氣象局已對阿拉斯加及阿留申群島發出颶風警告,指陣風可達每小時160公里,海面有45-50呎高之巨浪。

圖為美國GFS(Global Forecast System)數值預報模式預報鸚鵡的變化。上圖為2014年11月6日上午8時,鸚鵡為一熱帶氣旋。下圖為48小時後,鸚鵡已轉化為一溫帶氣旋。留意中心氣壓由992百帕急跌至924百帕,綠色之烈風區範圍由300公里急增至超過2000公里,紅色之暴風區範圍亦超過1000公里。

nuri
圖片來源:Tropical Tidbits


Discover more from 香港地下天文台網誌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