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風暴潮紀錄

熱帶氣旋最危險的地方,除了破壞性風力和持續降雨外,還有風暴潮(storm surge)。

風暴潮跟海嘯一樣,是指海平面突然上升,把沿岸低漥地區淹浸的現象。海嘯的成因有許多,例如海底地震、火山爆發或山脈塌下,引致海水出現波動,然後向四方八面傳開。海嘯影響的範圍可以非常廣闊,例如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引發的海嘯,一度影響夏威夷及美國西岸地區。

風暴潮的影響範圍則比較小,但情況一樣可以很嚴重。由於熱帶氣旋是強烈的低氣壓系統,中心氣壓非常低,海平面因而上升。當熱帶氣旋靠近時,如果風由海洋吹向陸地,海水便吹向沿岸地區,造成水浸。假如當時正值漲潮甚至天文大潮,情況會更加嚴重。

影片:2013年超強颱風吹襲菲律賓時出現的風暴潮

另一方面,地球上的潮汐變化受引力影響。當太陽、地球、月球三者位置連成一線時,引力最大,潮汐變化最明顯。這種情況每月會出現兩次,大約出現在新月及滿月前後,稱為大潮或天文大潮。相反,在上弦月及下弦月前後,引力最小,潮汐變化不明顯,稱為小潮。接近天文大潮的日子,漲潮會漲得更高,退潮會退得更低。漲潮時身處低窪地區,會發現海平面異常地高,甚至出現水浸,又稱海水倒灌。相反退潮時進行「摸蜆」活動,會發現水退至離岸較遠的地方,收穫較佳。但由於海平面較正常為低,有時會出現船隻無法在碼頭泊岸的情況。

假如風暴潮出現在天文大潮的時間,水位便會異常地高,沿岸地區輕則出現水浸,嚴重時會被淹沒。香港過去亦曾出現嚴重風暴潮,造成大量傷亡。不過香港的潮汐觀測歷史並不長,正式紀錄由1953年開始。

hightide

highsurge
表:1953年至今香港在熱帶氣旋影響下出現的最高潮位(上)及最大風暴潮(下)

香港對上一次受風暴潮影響是2008年9 月強颱風黑格比襲港,當時黑格比在香港南面掠過,大埔錄得最高潮位達3.8米(風暴潮1.8米),而維多利亞港最高潮位亦有3.5米(風暴潮1.4米),造成大澳、西環、杏花邨等地區出現水浸。當時維多利亞港潮位也是自1962年颱風溫黛襲港後第二高紀錄。

今次颱風妮妲吹襲香港亦遇上天文大潮,但由於吹西北風,風由陸地吹向海洋,風暴潮一般少於1米。最高潮位為尖鼻咀的3.6米,風暴潮0.9米。

surge
圖:颱風妮妲吹襲香港期間尖鼻咀潮位變化


Discover more from 香港地下天文台網誌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