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圖測天氣

春夏間天氣多變,此刻天晴炎熱,數小時後卻狂風暴雨,我們可以自行預測嗎?

互聯網成立前,天氣數據並不公開,市民要知道天氣轉變只能倚靠天文台。此外亦可以觀察雲的變化,因為天氣轉變前,雲種、雲量和雲底高度都會產生變化。(我們日後再談)

九十年代,互聯網開始普及,各國將天氣數據公開,市民可以取得這些資料預測天氣。一般天氣數據比較深奧和專業(例如早前談及的機場天氣預報),市民不易理解;但也有簡單易明的資料,例如天文台的雷達圖。

雷達(radar)的全名是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即利用無線電波探測及測距。雷達以不同仰角及方位發出無線電波,當無線電波遇到空氣中的雨點時就會被反射,雨點越大,反射信號越強,因此透過接收及分析無線電波反射回來的強度及時間,就可以計算雨區的強弱及位置。

無線電波頻率受移動速度影響,原理有如當救護車接近時,響號的聲調會變高;救護車遠離時,響號的聲調會降低。近年出現的多普勒雷達(doppler radar)就是利用這個原理,透過量度無線電波反射回來的頻率轉變,計算雨區移動的速度,對評估熱帶氣旋風力很有幫助。

天文台現時在大帽山、大老山及大欖涌均設有多普勒天氣雷達,其中大欖涌多普勒天氣雷達主要負責監察赤鱲角機場附近的惡劣天氣。

雷達圖上不同顏色表示反射無線電波的強度,亦即雨區的強弱。藍色雨區雨勢最小,然後是綠色、黃色、橙色、紅色和紫色。一般而言,黃色雨區可能夾雜著雷暴發展;紅色雨區一般有大雨,可能需要發出暴雨警告;紫色雨區表示對流非常強烈,可能有冰雹甚至龍捲風出現,並不常見。

雷達圖每12分鐘更新一次,圖上的同心圓代表與香港的距離,因此透過觀察雨區不同時間的位置,可以粗略估算雨區的移動速度、方向、會否影響香港及時間、雨勢等,自行進行短期天氣預測。

下次當你看到雷達圖有雨區移近香港時,就知道即將下雨了。

天文台最新雷達圖
天文台雷達圖像廊

香港天文台2013年4月30日14時48分的雷達圖,顯示一條颮線正橫過本港,為本港帶來大雨。(來源:香港天文台)


Discover more from 香港地下天文台網誌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