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熱天氣的標準

為甚麼歐洲的35度比香港感覺舒適?有甚麼因素影響我們對酷熱的感覺?

暑假是旅遊季節,到過外地旅遊的朋友可能都有以上感覺。換句話說,氣溫並不能反映酷熱的程度。

人體對酷熱的感覺,受氣溫、相對濕度、風和日照影響。在濕度高的日子,由於皮膚上的水份較難蒸發,因此感覺較「悶熱」,假如氣溫不斷上升,戶外活動時又無法透過休息、喝水、穿著鬆身衣服、減少在陽光下曝曬等方法有效降溫,就有機會出現體溫過高、熱衰竭甚至中暑的現象。

有見及此,美國國家氣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進行研究,並根據氣溫及濕度制定酷熱指數(Heat Index)。

hi

當酷熱指數超過40度時,有機會出現熱衰竭;當指數超過55度時,隨時會出現中暑。

然而天文台考慮發出酷熱天氣警告時,並不單純考慮氣溫或酷熱指數,而是有另一套準則。他們利用氣溫、相對濕度及風速計算出淨有效溫度(Net Effective Temperature,簡稱NET),再跟指數的長期分佈曲線比較。假如指數落入分佈曲線右端的2.5%範圍,即代表天氣非常酷熱,天文台便會考慮發出酷熱天氣警告。根據天文台的研究報告,這個指標約為29度。

另一方面,2008年香港舉行奧運馬術比賽,天文台研發了一套暑熱壓力計,量度氣溫、相對濕度及日照並計算濕球黑球溫度(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簡稱WBGT)。濕球黑球溫度是符合ISO 7243國際標準的酷熱天氣指標,在職業安全、體育及軍事上均有一定重要性,例如當指標超過31度時,戶外體育及軍事活動就會受到影響,部分國家會要求暫停活動或增加休息時間比重。然而香港仍然未有採用此標準。

有關以上酷熱天氣指標現時的數值,可參考地下天文台網站。

kestrel
圖為筆者用作測量濕球黑球溫度的儀器。測量地點為香港理工大學,氣溫為34.6度,相對濕度56%,濕球黑球溫度為31.2度,戶外活動將受影響。

參考資料
[1] 暑熱壓力指數

[2] 氣溫與熱力指數在酷熱天氣警告業務運作上的應用比較


Discover more from 香港地下天文台網誌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