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十月,香港受東北季候風及強烈熱帶風暴利奇馬共同影響,海面有大浪、樹木被吹倒、建築物外牆倒塌,情況有如熱帶氣旋吹襲,天文台發出強烈季候風信號。
對大部分市民來說,強烈季候風信號是一個被忽略的警告。簡單來說,信號表示香港近海平面地區吹強風,陣風可達烈風程度,而風力並無上限。因此信號風力等同三號風球,在極端情況下更可與八號風球看齊。
天文台發出三號風球時,市民會避免進行水上活動;但從昨日新聞報道所見,不少市民仍然前往海灘游泳甚至滑浪,險象環生,反映市民對信號的普遍忽略,過往不少意外就是在強烈季候風信號生效時發生。昨天晚上香港風力進一步增強,部分市民在夢中被風聲吵醒,外出上班時相當狼狽,懷疑是否熱帶氣旋襲港。
無論是季候風還是熱帶氣旋襲港,市民都應留意風力帶來的危險性,而不是只留意天文台發出的信號。雖然今次天文台只發出強烈季候風信號,但香港普遍地區陣風達強風至烈風程度,港外及高地(青洲、昂坪)更達颶風程度,這情況在三號風球下也不常見,但幼稚園在強烈季候風信號下仍要照常上課,這也是市民忽略強烈季候風信號的其中一個原因。
那麼,今次影響香港的究竟是季候風還是熱帶氣旋?昨日日間,利奇馬的雨帶不斷移近華南沿岸,但在接近香港時卻消散,顯示香港受較為乾燥的季候風支配。但由於利奇馬繼續接近,入夜後香港開始受其雨帶影響,出現狂風驟雨。狂風驟雨帶來的陣風,在季候風影響時較少出現。
另一方面,利奇馬位於香港西南方,正常情況下香港應吹東南風,但事實上昨日及今日香港的風向仍然為東至東北,顯示兩個系統互相影響香港天氣。既然如此,天文台應該發出三號風球還是強烈季候風信號?這很視乎哪一個系統先影響香港。例如1993年9月颱風黛蒂襲港前,香港受季候風影響,天文台發出強烈季候風信號,其後黛蒂迫近香港,天文台直接改發三號風球。今次的情況其實類似,但天文台只發出強烈季候風信號,各區風力也比一般季候風為強,天文台對市民的警告不足。
無論如何,天文台必須向市民灌輸強烈季候風信號風力等同三號風球的信息,才能引起公眾關注,減少人命傷亡。
Discover more from 香港地下天文台網誌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