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雨襲港南丫島出現水龍捲

昨日黃昏天氣突變,傾盤大雨,天文台先後發出黃色及紅色暴雨警告,部分地區一小時降雨量更高達70-100毫米,達到「局部地區黑雨」的水平。在互聯網,有市民拍攝到港島以南海面出現水龍捲,歷時數分鐘然後減弱消散。究竟水龍捲是如何形成的?

waterspout
2014年8月12日黃昏於海洋公園拍攝到水龍捲(來源:Yuri Wong)

水龍捲(waterspout)屬龍捲風(tornado)的一種,在海面或湖面上發生,一般風力較弱,持續時間亦很短(一般只有十數分鐘)。假如水龍捲吹到岸上,則稱為龍捲風。在不穩定天氣下,有時天空亦會出現旋轉但不接觸海面或陸地的空氣柱,稱為漏斗雲(funnel cloud)。

香港不時有水龍捲或漏斗雲的報告,龍捲風則較少見。對上一次香港出現水龍捲是2010年7月22日及27日,詳情可參閱篇末。

龍捲風是大氣渦旋中最強烈的一種,在大氣不穩定(例如香港受低壓槽影響)時出現。由於中心氣壓很低,而影響範圍只有數十米至數百米,因此氣壓梯度非常大,氣流急速由四周向中心匯聚然後上升,龍捲風經過的地方,物件都被捲進中心,造成嚴重破壞。

在天文台雷達圖上,紅色迴波代表強烈對流活動(每小時降雨率達100毫米或以上)。紅色迴波並不代表一定有龍捲風或水龍捲,但龍捲風或水龍捲通常伴隨紅色迴波出現。下圖為昨日之黃昏天文台雷達圖,顯示水龍捲的移動的方向。

radar
2014年8月12日下午6時至6時12分之雷達圖,水龍捲(紅色迴波)由南丫島移向香港仔(來源:香港天文台)

龍捲風的分級跟熱帶氣旋類似,以中心風力為準,稱為修訂藤田龍捲風等級(Enhanced Fujita Scale)。龍捲風中心風力一般以破壞程度來評估,可以分為EF0-EF5級。水龍捲一般屬最弱的EF0級,雖然如此,仍然能吹翻小船及對木建築物構成破壞。

延伸閱讀:
1. 2010年7月22日香港出現水龍捲
2. 2010年7月27日香港出現水龍捲
3. 天文台雷達圖
4. 修訂藤田龍捲風等級


Discover more from 香港地下天文台網誌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