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預報的局限性

現今科技雖然先進,但在天氣預報方面仍然有很多局限性,引致預報不準確。 

天氣預報主要靠電腦模擬大氣運動。大氣運動是物理現象,涉及複雜的數學運算,因此需要快速的超級電腦才能勝任。預報模式的解象度越精細,準確度越高,但所需的運算時間越多。如果24小時預報需要20小時才能計算出來就很不實際,因此我們要在模式解象度及運算時間取得平衡。

預報模式亦受初始條件(initial condition)影響,如果輸入的數據稍有偏差,得出的結果可以完全不同。這在陸地問題還不太大,但海洋或高山的氣象站不多,數據不足,只能進行插值(interpolation)評估,因此造成誤差。舉例,現時72小時颱風預報誤差仍超過300公里。這解釋為甚麼要派飛機飛進颱風中心量度數據,用來修正模式。

一般而言,冬季天氣較穩定,預報準確度較高,可以一星期前預報寒潮南下。踏入春季,尤其是春夏之間,天氣變化較大,預報的準確度較低,對於局部地區的突發天氣如暴雨更是束手無策。

除非有新科技改善電腦運算速度、預報模式模擬大氣運動的準確性及數據的質與量,天氣預報距離完美仍有一段很長的路。


Discover more from 香港地下天文台網誌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