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風不成三日雨,有科學根據嗎?

俗語說「打風不成三日雨」,然而上週熱帶氣旋溫比亞登陸雷州半島後,香港天氣卻迅速轉晴,究竟是甚麼原因?

熱帶氣旋是熱帶地區龐大的低壓系統,透過水汽凝結釋放能量,因此經過的地方會出現狂風暴雨。即使熱帶氣旋登陸後減弱,其外圍環流及殘餘部分(俗稱「風尾」)仍會持續帶來大雨,所以有俗語說「打風不成三日雨」,即風暴過後不穩定天氣仍要持續幾天。

然而這說法並非每次正確。

熱帶氣旋在海洋中形成,即使直徑達1000公里,跟龐大的副熱帶高壓脊相比,仍然非常渺小,移動亦受副熱帶高壓脊支配。副熱帶高壓脊一般是指副熱帶地區呈長條形分佈的高壓區,在西太平洋又稱為太平洋高壓脊。當高壓脊增強並向西伸展時,熱帶氣旋只能沿著高壓脊的南面移動,於是向西或西北偏西影響菲律賓、廣東、廣西及越南。當高壓脊減弱並向東撤退時,熱帶氣旋初時沿著高壓脊的南面移動,當移至高壓脊的西南面時,就會向北或東北影響琉球、華東、韓國及日本一帶。

太平洋高壓脊的強弱是有週期的。

當熱帶氣旋進入南海或在南海形成,假如高壓脊不強,熱帶氣旋會在廣東或福建沿岸登陸。登陸後華南沿岸受偏南氣流影響,這些氣流既潮濕也不穩定,提供降雨的條件,因此即使熱帶氣旋已消散,香港仍然持續有雨,有時甚至引發水災,這就是「打風不成三日雨」的典型例子。

相反假如高壓脊一直維持強勢,熱帶氣旋會在廣西或越南沿岸登陸。熱帶氣旋消散後,高壓脊隨即在廣東沿岸重新建立,香港天氣迅速轉晴,不穩定天氣只集中在登陸地點以西,這樣「打風不成三日雨」就不成立。

一般而言,當熱帶氣旋在香港以西登陸,代表太平洋高壓脊有一定強度,壞天氣不會持續太久;當熱帶氣旋在香港以東登陸,代表太平洋高壓脊處於弱勢,沿岸地區天氣會持續不穩定。


Discover more from 香港地下天文台網誌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Leave a Reply